建立永續發展的生態城市

生態藍圖

親水護水

【看問題與我們的建議】


在臺北市的「生態都市」規劃中,我們可以看出對於水資源的利用與生態河川的建設相當的重視,著手規劃減少廢水汙染、生態復育的改善、雨水回收再利用、降低淹水發生、河川綠化美化等,不僅能充分利用水的資源也提升了美好的生活品質。目前在計畫中只有一些區域有相關的建設,希望未來都能落實在各區域中,進而達到完整「親水護水」的生態藍圖。最後我們希望市府能加緊腳步盡快的實施,畢竟全球暖化是不等人。另外,在汙水再利用方面,我們認為可以學習瑞典馬爾摩城市的汙水處理轉化成天然氣與化肥的技術:將市區的汙水經由地下水道流入汙水處理廠進行分工,將收集的汙水進行發酵處理產生沼氣,經淨化後產生天然氣;另一廠針對汙水中的磷等富含營養化學物質進行回收再利用,製造化肥,減少生態破壞。

pic

找回清澈的淡水河


為了使我們的水環境因應氣候變遷用水無虞及淡水河系轉變為可以釣魚、戲水的親水空間,應於北北基陸域環境中「建構高效率的都市水循環系統」提高中水、雨水的再利用、減少漏水及持續衛生下水道的建設讓所有污水都經過處理後再排放;同時於水域環境中利用淡水河系的高灘地以生態手法淨化水質,達到雙重淨化,讓水域生物充滿生機,活化淡水河。

不淹水的臺北市


為了降低暴雨衝擊,建構具透水、蓄水功能的綠街道收集道路、橋樑及人行道的雨水並串聯各雨水公園,同時各建築基地依循臺北市總合治水對策,針對山坡地、平地及淹水潛勢地區研究立法提高一定比例透水面積及保水體積,並配合都市水循環策略提高雨水的再利用,緩和暴雨的衝擊,雨水淨化處理後再排放於淡水河系中,降低雨水排放對河水的汙染。

恢復自然的戲水環境


有了乾淨的水質,才能確實達成創造親水環境的目標。透過修復磺溪、瑠公圳、八仙圳..等河川與水圳來調節都市的微氣候,並檢討現有過多人工設施的河濱公園,設置跨堤設施,讓市民可以親近水,進行水上的休閒活動。

參考資料: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研究團隊編寫

圖片來源: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 Top -

CyberFair

© Copyright 2018 臺北市大安國小 網博研究團隊 - All Rights Reserved